在科幻电影的世界里,恐龙、猛犸象等远古生物重现地球的场景屡见不鲜,而如今,现实世界似乎也朝着这一奇妙方向迈出了一步。近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Colossal Biosciences 宣称,通过一系列前沿生物技术,成功让 1.25 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在现代世界 “复活”,这一消息瞬间在科学界、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
据该公司透露,科学家们从一颗 1.3 万年前的恐狼牙齿和一个 7.2 万年前的恐狼头骨中成功提取了 DNA,并以此为关键,借助克隆与基因编辑技术,对与恐狼血缘关系最为亲近的灰狼基因展开改造。经过复杂且精细的操作,三只 “恐狼幼崽” 顺利诞生。从外观上看,这些幼崽似乎完美继承了恐狼的特征:头部略宽,厚实的皮毛轻盈而洁白,下巴相较普通灰狼更为强壮有力。
Colossal Biosciences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本・拉姆难掩激动,在声明中称这是 “巨大的里程碑式事件,有力证明了公司技术路线的有效性” 。可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次 “复活” 的恐狼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古代恐狼。科学家们先是将从恐狼化石中提取的 DNA,与狼、豺、狐狸等现存犬科动物的基因仔细比对,精准确定了代表白毛、更长更厚皮毛等恐狼特有特征的遗传代码。而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灰狼细胞的 14 个基因进行多达 20 次编辑,才将编辑后的灰狼细胞培育成健康胚胎,并移植到代孕动物(据推测可能是家犬)体内继续孕育。基于此,这些 “恐狼” 本质上是一种杂交物种,基因中 99.9% 仍来自灰狼,只是拥有部分恐狼特征。
展开剩余54%目前,两只雄性幼崽于 2024 年 10 月 1 日诞生,另一只雌性幼崽在 2025 年 1 月 30 日呱呱坠地。它们被安置在一个占地超 8000 平方公里的安全生态保护区内,四周设有 3 米高的动物园围栏,由安全人员、无人机以及实时摄像头全方位严密监控,确保其安全成长。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科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斯德哥尔摩大学古遗传学中心的进化基因组学教授、同时也是 Colossal Biosciences 公司顾问的洛夫・达伦指出,尽管这些幼崽携带了部分恐狼基因,使其外观更接近恐狼,但科学界对于究竟改变多少比例基因才能认定为恐狼,尚无定论,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哲学问题。
从积极方面客观分析,这一成果标志着人类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巨大飞跃。Colossal Biosciences 公司表示,创造恐狼所运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直接助力濒危动物保护工作。比如,借助类似技术,该公司已成功繁殖出两窝克隆红狼,为拯救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带来了新希望。通过引入新的基因多样性,能够增强濒危物种的种群活力与适应能力,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非凡。
但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许多批评者认为,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复活已灭绝动物的项目中并不明智,毕竟这些所谓 “复活” 的动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物种,只是具备部分相似特征的现代杂交动物。蒙大拿大学环境哲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普雷斯顿质疑道:“当下维持健康的灰狼种群都困难重重,实在难以想象恐狼能在现代生态系统中扮演何种角色。” 毕竟,恐狼灭绝已有上万年,如今的生态环境与恐狼生存的时代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贸然引入这类 “复活” 生物,可能会对现有生态平衡造成难以预估的冲击。
回首人类科技发展历程,从克隆羊多莉诞生引发全球对克隆技术的关注与思考股票配资资讯平台,到如今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伴随着科学价值与伦理风险的激烈讨论。此次美企宣称复活恐狼,同样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广大读者朋友们,对于这一事件,你持怎样的观点呢?是认为这是改写生命历史的伟大创举,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辟新路径,还是觉得背后潜藏着诸多生态、伦理风险,不应轻易尝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同探讨这一充满争议的科学话题。
发布于:江西省